市政协委员刘健敏:以水定城重塑景德镇城市空间
以水定城 重塑景德镇城市空间
市政协委员 刘健敏
市政协委员 刘健敏(记者:余静/图)
水是城市的灵魂。水是城市诞生的摇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水环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水系遭受破坏。二是部分城区的洪灾内涝。三是水系景观不足。四是雨污未分流。如何做到人水和谐,我们认为五水共治(即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抓节水)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做好“以水定城”大文章。要逐步完善五水规划编制。2015年5月《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时,我市已编制完成《景德镇市城市水系规划》;此外,《景德镇市给水专项规划》《景德镇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正在编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水系统相关领域的项目建设。
二是做好“水系与保护生态”大文章。要加强乐安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强水库保护。重点控制小城镇的扩张,禁止工业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生活污染物排放,保护好青山绿水,以确保我市饮用水安全。
三是做好“水系与新区建设”大文章。要保持“依山傍水”的城市特色,少挖山,不填塘和湖,逐步恢复水系,增加市民亲水空间,彰显城市活力,力求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建设好城市新区,提升城市形象。
四是做好“水系与老城保护”大文章。将治水与老城保护相结合,通过建设下水道与排涝站、增加防洪与截污措施,结合现有河道建设蓄洪湖,解决城市的洪水、内涝顽疾。老城区应因地制宜,结合老城保护项目,完善防洪排涝等设施。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打造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增加透水路面面积,提高蓄水能力,同时尽可能恢复老城原有的水脉,建设好海绵城市。
五是做好“水系与陶瓷文化结合”大文章。充分利用河岸、水系、山塘等自然景观,注重陶瓷文化元素的展现,精心打造昌江百里风光带、加快西河水系治理与景观建设,建设老南河蓄水湖沿河景观带,真正做到生态保护与陶瓷文化、景观休闲于一体,提升城市品质。(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