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利用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精细化

2018/9/27 11:45:44景德镇在线 字体:

发挥“智囊”作用 下足“绣花”功夫
昌江区利用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精细化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吴怡玲)近年来,昌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发展要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着力建好脱贫攻坚最前线指挥哨所,在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建设上强力推进,充分发挥乡扶贫工作站的“智囊”作用,下足“绣花”功夫,将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全面分解到各村,确保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在基层全面落实落地,真正实现扶到点上、帮到根上。

  着力推进乡村扶贫工作站(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该区所有乡村扶贫工作站(室)按照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四个固定”要求,以“设置一个工作室,乡镇统一配备一个文件柜、一张贫困户帮扶卡、一个贫困户文件资料袋、一个贫困户信息公示栏”的“五个一”标准,按照配置规范化、服务管理网格化、信息采集专业化、政策实施精细化的“四化”举措进行配套标准化建设。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扶贫部门双重管理下,具体负责当地脱贫攻坚日常业务,通过建设配置规范化,实现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

  积极调整充实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工作人员。该区通过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工作互联互动,统筹脱贫攻坚各方力量,派最精干的人员到一线,构建了由乡镇副书记分管扶贫并兼任站长,村级扶贫专干负责扶贫工作室日常管理,乡镇领导干部包片、乡镇干部包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结对帮扶干部包户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形成了精准扶贫大规模开展、常态化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个乡村扶贫工作站(室)都配备1至2名专职信息员,负责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各项信息数据的采集、录入、更新、维护工作,实现了信息采集“专业化”。

  扎实推行精细化基础档案资料整理任务。扶贫工作从虚到实,扶贫工作从有无到有,就是一条条信息的摸排、一张张表格的填写、一条条数据的录入、一页页资料的打印。表格内容复杂,数量又非常多,时间要求很紧,质量要求很高,与镇村扶贫业务水平和人员力量形成巨大反差。乡村扶贫工作站(室)按照“完整、准确、规范、一致”要求,健全完善了扶贫档案资料,同时建立健全了扶贫工作站(室)政策宣传、项目申报、业务办理、档案归整、村级脱贫规划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资金拨付使用监管等职能,完善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方面的资料,扎实做好建档立卡档案与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的精准比对衔接,并负责通过信息系统上报,实现了政策实施、资料整理的“精细化”。

  一直以来,鲇鱼山镇徐湾村积极设立乡村两级扶贫工作站(室),给乡扶贫工作站优先配置了新电脑、新办公桌、打印机、办公沙发和饮水机,派驻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配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选优驻村工作队员,明确了驻村帮扶贫困户工作职责,在进一步改善了扶贫工作办公条件的同时,全乡脱贫工作也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责任”格局。2018年共实现了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受益全覆盖目标,劳动力在村务工率90%以上。在产业扶贫中,通过乡扶贫工作站的帮扶引导,徐湾村找准目标方向,大力培育增收致富产业,实施“四个一”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壮大马家柚、油茶、莲子、瓜蒌、光伏、养鸡等主导产业,成立了以致富能手牵头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产业公司,精准扶贫之路越走越宽,真正实现了“让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就像贫困户的‘娘家’,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想到它”。(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