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榜]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回头看向前进

[黑榜]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回头看向前进

3月6日,昌江岸边的钓鱼台依旧矗立。(记者 付裕 摄) 
 
[黑榜]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回头看向前进

瓷都大道上破损的窨井盖已经换了水泥盖板。(记者 付裕 摄) 
 
 [黑榜]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回头看向前进

昌江防洪堤上的菜地依旧存在。(记者 付裕 摄)

编者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自从2月21日本报开设“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红黑榜”栏目以来,许多读者和网友、微友通过本报新闻热线、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反映身边存在的问题,本报均及时安排记者实地采访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回头看来,本报曝光的问题,有的得到了解决,有的在逐步改善当中,还有的依然存在。为切实推动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舆论宣传,本报从今天起开辟“黑榜回头看”专栏,激励有所为、鞭策不作为,敬请读者垂注。

  本报“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红黑榜”栏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这些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记者对黑榜反映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访。

  记者发现,这几处曝光地点的环境问题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解决。3月1日,本报对市人民公园东门口摆放牌桌导致游客进出不便、居民深受其扰的现象进行了曝光。3月7日,记者来到人民公园回访时看到,此处棋牌室的雨篷和牌桌已经撤去,还了市民一处清净的休闲之所。

  3月2日,本报对昌江锦城小区绿化带内堆满建筑垃圾的现象进行了曝光。3月6日,记者来到昌江锦城小区进行回访,发现绿化带内的建筑垃圾已被清理干净,昌江锦城小区物业经理吴国荣对记者说:“我们物业和太平巷社区的工作人员几天前一起清扫了这片区域,今后我们会对小区里的建筑垃圾进行定期清理。”

  3月4日,本报对沿河东路居民乱挂衣物的现象进行了曝光,3月7日记者来到沿河回访时发现,虽然天气晴朗,但空中乱挂衣物的现象已经没有了。

  相比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昌江河边散布的那些破烂不堪的钓鱼平台至今无人问津;国贸广场商家占道经营、乱停车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第十二小学门口占道经营的小摊贩虽然已经不见了,但不少车主无视禁停标志,潇洒地把车停在马路上……以上种种乱象,除了有关部门不作为的原因,一些市民不自觉的行为,也导致了整治效果大打折扣。比如2月25日,本报对王家坞北山公园与居民区相连的半坡上有大量垃圾的现象进行了曝光,3月6日记者来到此地回访,发现山坡上仍有少量垃圾存在。记者采访了太平巷社区工作人员,他们表示:“我们几天前对此地进行了清理,但居民朝山坡上乱扔垃圾的行为屡禁不止,提高居民素质才是保持环境卫生整治不反弹的根本保证。”

  “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相对于曝光各种问题,百姓更期待有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跟进,能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让“红黑榜”变成一张能进能出的动态榜单,长期发挥作用。当然,要彻底消除城市环境脏、乱、差,不能仅仅依靠一项项的整治行动,还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随时清理,只有从小事做起,坚持下去,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促进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城市环境的持续改善。(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