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打造森林城市:释放“绿色红利”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吴怡玲)“以前,我母亲一直在老家农村独居。她嫌城市花草树木太少,待不上半个月总要回老家。”每天清晨,家住迎宾大道附近的张先生陪着母亲走过绿树成荫的街道,到离小区不远的西河水系湿地公园里锻炼。“现在,城区树木茂密,森林进了城市,母亲住得十分舒心。”

  近年来,我市围绕“城水相依、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理念,做了大量“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工作,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廊、绿网织全城”是如今景德镇的真实写照,通过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扩大提升城市绿地、湿地和森林覆盖率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创建战役,一座“山更青、地更绿、天更蓝、水更碧”的生态宜居之城已初具雏形。

  生态建设 绿化先行

  围绕“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发展定位,按照“绿楔聚心、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开展、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理念和“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空间布局,坚持市域一体,城乡联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八大工程”,我市新建和提升了一批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城市生态公园和道路、河道景观带以及入城口景观节点,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位;通过“拆迁建绿”、“破荒扩绿”、“建园享绿”等一系列举措,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城乡绿化为基础、通道绿化为依托、公园绿地为点缀的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近三年来,我市新建和提升改造各类城市生态公园18个,街心花园和市民休憩园20余处,绿化建设面积893.76公顷;完成城市主干道绿化提升改造景观林带建设20余条,绿化建设面积121.73公顷。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8600公顷,绿化覆盖率45.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6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均匀分布,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的目标;乔木树种面积比例80.5%,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34.79%,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32.4%。

  统筹城乡 “四边”绿化

  多年来,我市坚持造林与护林“双轮驱动”,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森林质量提升改造,推进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依法治绿护绿,珍惜保护好每棵树、每片林。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我市直接投入用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资金达1.65亿元。公益林得到大力发展。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并逐年增加了补偿标准,实现了国家、省、市级公益林效益补偿同步;森林质量全面提升。编制了《景德镇市低产低效林改造规划(2014-2020)》,以点带面推进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青山白化”得到治理。出台了《景德镇市“青山白化”治理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全面开展“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在坟墓周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特别是各类景区、交通主干道可视范围内采取植物遮挡方式进行重点绿化;森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编制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成立了市、县、乡三级网络式林政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出台了《景德镇市林政资源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和《景德镇市林政资源保护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完善了森林消防工作责任制,健全了督查、管火、扑救三支队伍,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体系。

  产业生绿 生态融合

  建设大基地,让产业生绿。四年来,全市新建林木种苗花卉基地1338.07公顷,提升改建394.09公顷;新增油茶面积1540公顷;特色林果基地491公顷;新建茶园1726.67公顷,低产茶叶园改造765公顷,相应增加绿地面积4604公顷;培育大龙头企业,让绿生产业。围绕木材加工、森林食品、绿色能源等六大绿色产业,共培育省级龙头企业3家,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200余家;发展大旅游让绿生黄金,全市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湿地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市级森林公园1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6个,野生植物保护区1个,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402个;林业观光园20余家,森林旅游特色乡镇10余个,特色旅游村庄50余家;5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1家,4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5家,3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10家,2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2家。2014至2016年,全市生态旅游人次累计9563.88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累计816.54亿元。(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