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建设局局长陈振中:全面推进城区绿化美化
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城区绿化美化
——专访市建设局局长陈振中
环境大整治的瓷都夜景
市建设局局长陈振中接受媒体采访
高铁商务区地下管廊项目施工现场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张敏)“截止6月份,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全部开工建设,除昌南拓展区4.1公里管廊完工外,已建成廊体6.7公里,其中高铁大道1.7公里廊体已建成,景德大道建成廊体1.7公里,其它路段累计完成廊体3.3公里;管廊监控中心土方工程已完工,完成桩基148根。今年,财政部、住建部派出专家评审组对全国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进行了绩效考核,我市在同组的四个城市中排名第一。”日前,建设局局长陈振中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市建设局紧紧围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景德镇市城乡环境大整治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城区绿化美化和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改革,严格把好建筑安全质量“闸门”,下力气整治建筑工地乱象,使城市面貌和功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升。
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麻石弄、戴家弄延伸、景泰路三条城市断头路已基本完工并通车,正在进行人行道、绿化等扫尾工作;景德西大道和通站路北段、沿江东路延伸等道路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景德西大道全长2123.14米,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50米。已完成北边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道第一层沥青,南面完成机动车道水泥稳定层。西城区截污管网工程已基本完成并已通水,该工程的完工,将有效改变二污厂“晒太阳”的状况,对提升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昌江水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共修补沥青路面约9000平方米,修补破损人行道约4500平方米,清掏雨水井、下水道241处。对全市22条主干道车行道、人行道高低落差问题井盖情况进行了排查,并建立了一支井盖更换的专业队伍,以西山路作为示范点,全部更换统一规范的型号井盖。
积极推进城区绿化美化
据统计,全市15条主干道的绿化得到提升,调整补栽行道树3644棵,修整、修剪树木5000余棵,补栽草坪、种植色块苗共40043平方米;城区各环岛雕塑、陶瓷小品、陶瓷文化墙的清洗、维护、修缮,共清理垃圾20车,绿化养护面积7万余平方米;启动行道树池提档升级工程,新厂西路和紫晶路共计1040棵、昌南路600棵、西山路100棵行道树已铺设美观、透水的新盖板,迎宾路、珠山西路、浙江路树池盖板升级工作正在实施;城区范围内的公园、风景区和大型公共绿地累计清理面积40万平方米、清理垃圾700余车、清洗地面77000平方米;清理一江两岸绿化带的绿化管养及杂物,累计修剪绿化带50余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改革工作。
大力气整治建筑工地乱象
建设局对全市在建项目关于环境整治下发整改单31份,下发局部停工整改6份。3月18日、4月23日、6月16日分别在中铁四局地下管廊项目、陶新家园工地、邑山陶瓷综合体项目召开了全市建筑工地环境大整治通报评比及标准化创建观摩会议,以先进典型来提高全市建筑工地环境整治的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精品意识。针对部分扬尘较严重的工地要求设置高标准的冲洗平台和降尘喷雾炮,不断将建筑工地的整治推向深入。
积极做好“双创”“双修”
陈振中告诉记者,除了积极开展了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外,他们还针对建管大楼和瓷源路检测中心办公用地的拆墙透绿,对几十家影响市容市貌和防洪安全的沿江西路防洪堤店铺进行了关停整治。下阶段,我市将从城乡环境大整治转入“双创”“双修”的主战场。建设局将计划对马鞍山路(广场天桥至里村转盘)、新村横北路(新德园至新村西路)道路及人行道进行翻修,对曙光路(里村转盘至太白园转盘)人行道实施维修升级改造,对朝阳路(昌江广场至广场北路)人行道、慢车道、人行道护栏进行维修升级及护栏的更换;逐步解决全市主干道(含人行道)井盖高低落差问题;继续对全市主干道的道路绿化提升工作,对全市行道树和绿化带的缺失树木和苗木进行调整补植;重点打造景德西大道重新改造工程、景北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严厉打击挂靠、转包等非法市场行为。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加强特色小镇管理和传统村落的保护;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努力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景德镇样本。

西城区截污管网泵站建设项目
正在铺设地下截污管网
忙碌于城市建设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