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王港乡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水果之乡 美丽家园
——浮梁县王港乡环境大整治工作综述
浮梁县王港乡环境大整治取得实效
浮梁县王港乡环境大整治取得实效
景德镇在线讯(吴国庆)自全县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浮梁县王港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大事来抓,动员全乡力量积极开展环境大整治。按照“整齐、整洁、整治”的要求,全面治理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通过环境集中大整治,乡村环境大为改观,“水果之乡”更加靓丽。
成立机构 广泛宣传
该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总指挥,乡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乡属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指挥部,指挥部下设4个工作组和3个行动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靠前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各村(场)也相应成立了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乡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为各村(场)、各单位下达了工作任务。
专门制订了《王港乡乡村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环境整治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各村(场)分别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小组会等形式会议,全面将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使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印发《致全乡居民的一封倡议书》3000份、张帖标语40多条、悬挂横幅标语20条,景瑶线大型整治宣传牌2个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环境整治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借助“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相关政策、发布工作动态、反馈整治成果、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更好的促进了环境整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再提高。
突出亮点 狠抓落实
王港乡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因地制宜进行总规修编,控规编制以及老集镇整治规划,制定农民建房相关规定,另选址建农贸市场方便群众生活。着力提升集镇公共服务能力,疏堵结合,逐步缓解和改善集乡停车难、占道经营、违规搭建、环境脏乱差的现状。
该乡以高沙村为产业龙头进行打造,依托高沙千亩杨梅园,打造了百亩格桑花海,并在景瑶沿线两旁也种植了150亩格桑花,进一步提升景瑶沿线整体环境。正在准备筹办首届“杨梅节”,届时将举办采杨梅、看演出、赏花海、登山徒步、品农家菜等系列活动。目前,正在以文明、卫生、整洁等为标准,对将要承接“农家乐”服务的农户进行遴选,让老百姓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中,认识到环境美不仅能让老百姓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带来家庭收入,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环境整治的益处。结合“路长制”,实施网格化监管,每个班子成员都划片包干,把环境整治工作落实到人头,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努力把景瑶线打造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党员干部为带动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乡属各党支部开展“环境大整治·党员干在前”主题党日活动,针对老集镇、景瑶线沿线进行了全面清理。充分发挥老干部、团员和少先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群众广泛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到环境整治的活动中来,使得王港乡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旧貌换了新颜。
建立机制 巩固成果
该乡制定了《王港乡环境整治包村工作安排表》、《王港乡环境亮点村和示范道路挂点工作安排表》,每星期进行一次巡查,发现“脏、乱、差”行为及时上报并进行整治;各村落实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包片责任。建立了“定期检查、平时抽查、定期通报”的督查机制。每月随机抽查若干村(场)、若干路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将环境整治开展情况纳入各村(场)年终千分制考核和部门百分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确保足额发放、专款专用;做好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此次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王港乡共投入整治经费122万元左右,出动人力5000余人次,动用挖机、装载机160次,对重点区域、主要街道和主干道进行“脏、乱、差”整治。共拆除集镇违章棚2657平方米,残墙断壁46处,拆墙透绿350米,拆破旧广告牌159处,拆旧房19栋,牛皮鲜1912张,牛栏猪栏37处,竹栅栏250米,违章水池10个,占道菜地7个;清除移走“僵尸车”31辆,破旧轮胎830个,各村场整治乱堆乱放235处,种小黄竹300余棵,砂石料厂3个。共清理生活垃圾1487吨,建筑垃圾70吨;景瑶线铺黄土115车,各村场投入人工1600多人次。乡域内白色垃圾全面进行了清理。共清理河道32公里,村组水渠12公里;全面治理河道采砂秩序。
下一步,王港乡将进一步抓好集镇的规划、整治和建设;抓好公路沿线两侧的绿化和整治;抓好全乡村容村貌清理和保洁,再增措施,再鼓干劲,再加力度,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