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专题-景德镇在线新闻网 >> 景德镇市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新闻聚焦 >> 浏览文章

[领导访谈]专访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

创新驱动发展 讲好瓷都故事
——专访景德镇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

[领导访谈]专访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

记者专访景德镇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

[领导访谈]专访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

记者专访景德镇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

  景德镇在线讯(晚报记者 殷志斌/文 张敏/图)过去的五年,景德镇高新区以加快发展为使命,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创优环境为突破,全力打造“全市产业发展高地、工业发展火车头”,园区发展取得较大成效。

  “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移6位,年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景德镇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不无自豪地说,尤其是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高新区呈现了“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财税任务较好完成”、“招商引资取得实效”、“融资筹资进展顺利”等特点,成绩喜人。

  园区经济加快增长 平台不断优化

  记者从高新区了解到,2015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2.68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7.27%;完成工业增加值64.64亿元,年均增长15.34%;完成利税总额27.27亿元,年均增长18.3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30.07亿元;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1亿元。

  “按照全域化规划和景区化建设要求,完成了园区产业规划、城市设计规划,做到重点区域范围内的控制性详规全覆盖。”谈及高新区近五年的成绩和平台的组合优化,戴启文娓娓道来,“加快城工并举,全面推进园区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启动了滨江公园、梧桐街心花园以及园区大门等工程,园区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美化有机结合。”

  “今年,高新区将全面实施“1234”发展战略,使其成为对话世界的主平台,全市产业发展的高地、工业发展的火车头”戴启文还透露,争取在2017年同步实现飞虹大桥和飞虹大道的“路桥”通车,实现跨河融合。

  航空产业加速集聚 创新能力提高

  “立足‘厂所融合’优势,讲好航空故事,高新区始终瞄准国家产业战略布局和国际产业竞争合作,申报了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双国家级’直升机产业基地,仅直升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获批中央补助资金1.6亿元。”提到航空产业加速集聚的话题,戴启文如数家珍,“依托昌飞、602所、北通航江直、江西德利等龙头企业,引进了美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际整机生产项目和势信成电子、昌河航设、航星光电等一批配套企业。与中信建投资本合作设立20亿元规模的直升机产业创投基金,加快了航空大桥、航空大道建设,形成了航空产业‘制造与运营相融合、总装与配套为一体、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戴启文介绍,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相继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上海市科委、上海技术交易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合盛科技孵化器,组建“上海-景德镇技术转移服务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景德镇高新区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合作服务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今年以来,高新区全力以赴调整产业结构,加紧启动了‘航空小镇’建设工作”,戴启文介绍,“目前,我区已有昌飞、北通航江直公司和江西德利三家整机制造企业和16家航空企业落户园区。”

  党建水平不断提升 突出园区特色

  “‘三员入企、党建发力。’这是我们高新区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和亮点。”戴启文说,“三员入企”活动为园区投产企业服务工作填“空”补“白”,挂点“三员”成为了每个已投产企业“服务员”,每周至少去一次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积极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区直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各入企“三员”共为企业解决办证、招工、交通、贷款融资等问题200余个,得到园区企业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进一步打消了企业顾虑,提高了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成功签约航空项目6个,在谈项目15个,招商引资工作时刻不放松。此外,园区新建道路总长10.4公里,新增了2000余亩工业土地。”据戴启文介绍,在广开渠道、做优平台和服务企业上,高新区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创新机制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也突出了我们的园区特色。”

  “‘十三五’刚刚起步。五年虽然并不能称之为漫长,但足够让以创新为灵魂的景德镇高新区再次腾飞”对此,戴启文信心满满。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