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要求王女士转账的信息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余静)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欺诈手段诱骗客户,进而盗取客户账户资金。12月5日,九江银行景德镇分行成功堵截一起电话诈骗,避免客户王女士损失经济财产14万元。
归属地不同 大堂经理事觉蹊跷
12月5日下午16:20左右,王女士来到九江银行,找到大堂经理要求将未到期的定期14万元取出存入卡内,然后将钱转至四川泸州其妹夫的账户上。大堂经理接到王女士的请求后便宜带客户到填单台填写转账凭条并询问王女士转账原因。王女士只是很着急的说自己妹妹心脏病复发需用钱做手术,希望尽快办理。
随后,王女士说自己不太识字,要求大堂经理帮忙填写,并提供收款人相关信息的短信。大堂经理在帮助王女士填写时发现收款人相关信息的手机号码归属地是北京,但是收款人账号开户地却是四川,存在较大疑点。于是询问王女士,王女士面色紧张,吞吞吐吐的说妹妹做手术,钱必须在今天转给妹夫。大堂经理便再次询问王女士其妹夫姓名,发送短信的手机号是否是妹妹或妹夫的,但王女士没有直面回答,只说是妹妹的救命钱,一定要转,并将手机拿到一边,不让大堂经理看其手机相关内容。王女士此时还与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进行了一次通话,通话时避开大堂经理,而且行色非常神秘。大堂经理感觉有点不对劲,立即将情况报告到上级会计主管,会计主管要求尽量拖延王女士转账,仔细认真询问王女士相关信息,核实其转账的真实性。
王女士在填完转账凭条后着急来到柜台要求转账,此时接近大额系统转账关闭时间,大堂经理一直不断询问其妹妹妹夫姓名、家庭住址、家人是否了解转账情况等等,但王女士没回答任何问题,一直在强调一定要转,是给妹妹做手术的钱。此时运营主管也前来询问,在稳定王女士情绪的基础上,告诉王女士有可能遇到诈骗,并讲述了一些相关的诈骗案例。在多番沟通下,王女士终于提供了她丈夫的手机号码,而王女士在等待她丈夫期间,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到诈骗。等丈夫赶到后,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电话诱惑诈骗 王女士深信不疑
原来,12月5日早上8:14分,王女士接到号码为+7988567017的来电,对方自称是景德镇市公安局,并准确地说出了王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告知王女士有人利用她的身份证复印件在上海开立了一个洗黑钱的账户,现在被检察院查到。要求王女士独自一人到偏僻的宾馆进行笔录,不要与任何人联系,否则与该洗钱相关的毒品犯罪等罪名将坐实名下,并要求王女士到宾馆前拨打电话*740。
接到电话的王女士被吓倒,并对此深信不疑。随后王女士又接到+019649102的电话,要求她在宾馆单独开一房间,不要与外界取得任何联系。王女士按电话指示在新厂七天连锁酒店开了一间房,期间只与与+08621681878的号码取得联系,在其指示下于下午13:34分添加了昵称为“侦查数据部”的微信号momoluck123,5分钟后该微信号发送一份文件名称为“人民检察院(13)”的word文档,文档内容为上海南汇人民检察院的刑事拘留批准令、资产冻结管制令,内容中包含了王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照片等相关信息,并讲述王女士所犯罪行为及处罚措施,并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南汇人民检察院的电子印章。
在接收到对方发来的文件后,王女士更加深信不疑。诈骗方此时告诉王女士,如果要排除嫌疑,需要将一定的费用转至某账号,待洗清嫌疑后费用会如数归还。15:45分诈骗方将收款人的相关账户信息通过13552613114的手机号发送给王女士,王女士随即来到九江银行办理转账业务。
而王女士在九江银行的成功堵截转账后,+2158026432的号码给王女士打来10多个电话,在九江银行的工作人员协助下,未接听该电话。王女士情绪逐渐稳定后,九江银行工作人员向她讲述了多个类似的诈骗案件及骗子的作案手法,并建议其报案处理。
警方提示:提高警惕 以免受骗
景德镇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告诉记者,“冒充公检法”等电话诈骗中,犯罪分子往往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有关身份信息,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社保、医保、银行等工作人员,按照剧本拨打电话给受害人,谎称“涉嫌洗黑钱”、“社保卡、医保卡异常”、“信用卡透支”等,多人配合、层层设陷,在取得受害人信任,进行威胁、恐吓,威逼受害人将钱款汇到所谓的“安全账号”进行诈骗。
民警提示,类似于“+”的电话号码都是不法分子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虚拟办案部门号码,执法部门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等问题进行处理;同时目前任何公检法部门都未设立诸如“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号,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