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双修]景德镇:铸文化之魂留城市根脉

2019/1/3 15:13:15景德镇在线 字体:

 [双创双修]景德镇:铸文化之魂留城市根脉
 
御窑景巷街头小品
 
 [双创双修]景德镇:铸文化之魂留城市根脉

龙珠阁
 
[双创双修]景德镇:铸文化之魂留城市根脉

陶溪川老厂房
 
[双创双修]景德镇:铸文化之魂留城市根脉 

老里弄(图片均由记者 吴海根 摄)

  景德镇在线讯(巢文斌)当前,我们的城市建设正由单一的“塑形”阶段转化为“塑形”与“铸魂”相结合阶段,很自然,人们关注的焦点会集中在“铸魂”两个字上。何谓“铸魂”,简单地说就是发掘和铸造灵魂。城市的灵魂来自于哪里?这既指向历史的积淀,也指向创新的内涵。通过创新、创造来塑造城市灵魂,无疑是城市“铸魂”的重要途径,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来分析这座城市的“铸魂”路径。在这里,我们不妨就从老城老建筑的视角来看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从而发掘、发现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

  千年陶瓷历史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光荣和骄傲,而历史文化除了附着在无以计数的精美的陶瓷产品和作品中,还当然地记录在这座城市独特的建筑和街区中。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弄堂、小巷、街道,那低矮的由窑砖头砌成的住房和由杂木拼接搭建而成的坯房、窑场,从中走出了珠山八友这样的大家,更走出了宋元明清的青白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等蜚声世界的精品瓷器。古人曾经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和建筑是我们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载体,诸多的文化基因和密码在这些历史遗存中得以记录和保存,城市的灵魂也无疑蕴藏其中。

  有学者曾经把这座城市的陶瓷精神概括为五大方面,即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文化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这五种精神既体现在景德镇陶瓷及其工艺上,也体现在这座城市的建筑及其空间上。五十岁以上的镇巴佬对老罗汉肚的两座柴窑还有印象,其中一座曾经是全市最大的清代柴窑,堪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典范。整个窑场面积占地近二千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全部由歪七扭八的杂木通过卯榫结构拼搭而成。楼上需要承载几十吨重的窑柴,重量全部分摊在十几根粗实却不规整的杂木柱上。这是静力学平衡的精致运用,也是古人科学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以想象故宫的宏伟,但那是用粗壮笔直的金丝楠木支撑的结构,所承载的仅仅是整个殿顶的重量。无意于比较谁更优秀,我们只是惊叹古人出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窑场中央是一个大型的窑包,犹如一个巨大的鲸鱼卧伏于地,高高直立的烟囱从窑包尾部穿屋而出,好似“鲸鱼”向天空翘起的一条大尾巴。很难想象,当窑火燃烧时,窑体1300摄氏度的高温竟不会引起木结构的窑场出现火灾。非但如此,而且距窑体十几米开外的装坯工人却不会感到褥热。想来这也太神奇了!凭着记忆,好像找到了原因。窑场四周密排着木制窗户,窑顶则分上下二层。烧窑时,窑体周围的热空气向上通过二层的窑顶开口向外排出,而四周地面的冷空气也会源源不断向窑体补充,如此就形成了一个空气的热力循环圈。尤其是窑场的地面比窑外的地面要低几十公分,两个因素的叠加作用使得装坯工人作业时,非但不感觉热,而且还有阵阵凉意。

  这个窑场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即使在今天也是了不起的,是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杰作。但就这么一个集中古代建筑学精华的窑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除了,现在保留修复的仅是一座小窑场。我们真该反思些什么。

  城市大规模改造前,还记得在中山北路和十八桥街区散布着一些青砖砌成的建筑,那弧形的门楣和窗楣呈现出别样的异域风情,是典型的欧式风格,这也是景德镇历史上对外开放的直观标识。据说那些建筑多半是晚清和民国年间的各地会馆。想象当年操着各地口音的外地人集聚于此,他们满怀希望,在中国这个最早的工业化城市里寻梦淘金,最后落地生根,融入到了这座不设围墙的城市,成为了现代瓷都人的先辈。想一想,其实你我镇巴佬又何尝不是这些人的后代。

  巷弄是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单元。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巷弄仍是原生态的,保留着一份敦厚而温馨的文化记忆。巷道往往很窄,却曲径通幽,不知深处。每隔数米有一扇窗或一扇门,窗后可能就坐着一位潜心画瓷的人,那份专注让小弄有了最质朴的生活气息。冬日阳光斜照下来,巷道便有一份鲜活和明亮。经常有小孩子聚在一起跳皮筋,而老人则静坐在椅子上享受难得的暖阳。巷弄的墙多是用窑砖头砌成的。所谓的窑砖头,不过是窑包废弃后剩下的那些残损变形的砖块,由于长期高温烧烤,其硬度堪比岩石,呈现出灰褐色。随便一块窑砖头,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走进巷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触摸那粗糙的墙面,真实而质感,很可能一块宋砖就正好叠加在一块明砖上,静静感受,神思悠远,有着秦砖汉瓦般的历史沧桑。巷弄里多是低矮的平房,二层以上的住房则是木板楼面。随处可见祠堂、古宅,都属于明清或民国的历史遗存,由于年代久远,没有翻新,显得陈旧而灰暗。里面常常挤着四五户人家,共用一个厅堂。尽管环境幽暗闭塞,人们却相安无事,家长里短,闲聊琐事,倒也其乐融融。

  寻寻觅觅,城市的魂魄或许就寄附在我们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中。那一砖一瓦、一屋一窑、一弄一街就承载着城市的记忆,阅读她、研究她、阐释她,我们就把握了这座城市的真正内涵,也就找到了这座城市的起源、成长、发展的脉络。由此,看起来一座古旧的城市,保护她、建设她确实是一件重大而谨慎的事情。

  城市“双修”,相比而言,生态修复要容易一些,而城市修补就复杂得多。一件破损的古瓷,修复需要专门的知识,同样,一条古老的里弄、一座久远的窑场、一条旧时的街道进行修补也需要专业的判识。修旧如旧,防止建设性破坏,是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留住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根脉,也能留住这座城市的乡愁和魂魄。

  让城市文化和历史“活”起来,这是对的,但如何“活”,却大有学问。有的核心街区建起了高层仿古建筑(其实只是外立面的仿古),好像既保留了“古”味,又统筹了经济效益。殊不知,这是对这座城市文化和灵魂的最大破坏。景德镇历史上多是低矮的窑砖平房,三层建筑都极为稀少。平房的低矮与这座城市的创新能力是正相关的,由于房屋低矮,人们在逼仄的空间中创作、劳动,心绪是收敛的,而当走出房屋,天地却极为开阔,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心灵往往极度自由。收敛与自由,却是艺术家必备的心灵元素,或许这正是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息的灵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建高楼对老城意味着什么。

  我们这座城市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改变之中,城市的保护者和建设者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应该有一份敬畏之心。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座城市的未来也蕴含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之中,因为文化的根脉是向未来延伸的,而任何转基因的嫁接都可能会无意识地切断文化的脐带,倘若那样,就真可能是家园的荒芜、文化的迷航。(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