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双修"结硕果:春光无限好瓷都美景多

2019/4/18 15:11:15景德镇在线 字体:

姹紫嫣红的昌江两岸。(特约通讯员 王军蕾 摄)
 


风光旖旎的西河湾。(记者 官龙样 摄)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官龙样)春到瓷都,万物勃发。

  “双创双修”,让景德镇再现“群山环绕、水土宜陶”的诗意。如今的景德镇,山水相依,城景相连,昌南湖水波粼粼,宝石码头风光旖旎,西河湾游人如织,森林公园葱郁葳蕤,城市绿地湿地、山体小公园、城市风光带随处可见。

  “现在的环境真是好,放眼望去都是绿色,休闲散步不需去郊外,在城区就有大公园。”年近60的市民杨先生笑着对记者说,我们老百姓打心眼里支持“双创双修”工作,现在的景德镇绿地多了、空气更好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显著增强。

  “双创双修”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一流水平科学布局,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开展了山体修复、水体修复、绿地系统、名城保护、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全域旅游、城市风貌特色等多项专题研究,在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定位,编制完成了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城市设计及风貌控制等专项规划和多个详规,形成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四级规划体系;实施了一批“治山理水、显山露水”项目。山是城市的脊梁,水是城市的血脉。我市以“一江三河六山”为重点,依山就势,依水成形,高起点谋划推动了昌江百里风光带、西河水系综合治理、枫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一批“显山露水”项目。加强管理,以法治化保障管理长效有序。充分利用法律授予地方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权,先后研究出台了《景德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推动城市管理不断迈向规范化、法治化和现代化,让公园、湿地、绿化带等不仅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城市管理立法,不但能固化双修成果,维护城市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更能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参与城市管理,实现了从政府管理走向共同治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昌南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等以大手笔、大格局呈现出我市的绿意,昌江两岸的游步道、一个个风格迥异的街心花园也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把我们的城市装扮得更绿、更美,让老百姓开窗见绿、出门即景成为可能。(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