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双修]我市已新建改建300余座公厕
我市已新建改建300余座公厕
“高颜值”公厕
环卫工对公厕进行日常保洁
珠山区首座第五空间公厕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余静)公厕是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在我市,无论是老旧城区还是旅游景点,记者发现,一座座设计新颖、美观实用的“高颜值”公厕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公共厕所从原来的“脏和臭”变得日益整洁,充满人性化,而这都源于我市近几年在全市掀起的“厕所革命”。如今,“厕所革命”已从旅游领域延伸到生活全域、从城市中心到普通乡村,成为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2015年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牵头,我市对城区278座公厕(水冲厕121座、旱厕157座)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摸底检查,并一一照相登记备案,“厕所革命”序幕由此拉开。
2015年,投入600万元,重点对老旧社区、里弄的37座危厕、旱厕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固维修了墙体屋顶,重新铺设了水电线路,完善了基础设施设备,老旧厕所面貌焕然一新。
2016年,投资1500万元,有计划地对背街小巷、老旧企业社区的50座旱厕,进行了全面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不通水的大难题,厕所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2017年,为推动环境卫生管理转型升级,助力城市“双创双修”,专门投资3300万元,在旅游景区和公园等重点地域,新建和改造了30座具有瓷都特色的公厕,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打造出一个个精品工程。
2018年,我市按照“双创双修”部署,继续加大公厕新建和改造力度,投资1亿元,新建改造170座公厕,将“厕所革命”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全面消除城区旱厕、危厕。
人民公园是市民较为集中的休闲活动场所,位于公园的公厕人来人往。提到人流量大的公厕,人们一般会有“脏、乱、差”的固有印象,而这里的墙砖地砖擦拭得整洁光亮,洗手盆和便器洁白如新,市民如厕便利感和舒适度显著提升。在公园经常锻炼、散步的市民都说:“现在厕所环境干净整洁,也没什么难闻的味道,以前想上个厕所都憋着回家,现在可以舒心如厕啦。”
“我们在改造部分公厕时采用了新风除臭空气净化系统、节水增压水箱和配套便器、防水防污隔断、节水龙头等新产品,这些新技术使公厕在异味控制、节能美观方面收效显著,也使保洁管理事半功倍。”市环卫局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市区公厕已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今年,我市的公厕重点放在了乡镇,城乡共需新建改建165座公厕,其中市区改建新建42座,珠山区30座、昌江区12座。基本实现城区500米内有公厕、步行5分钟能找到公厕,乡镇公厕全覆盖的布局。同时,加强交通公厕、加油站公厕、旅游公厕、农户改厕的新建改造力度。
前不久,我市珠山区首座“第五空间”公厕正式投入使用,至此“第五空间”公厕已增设3座。“第五空间”公厕增设了母婴室、休息室等人性化设施,同时配备“刷脸”取厕纸机、空调等智能化设施,满足功能性、舒适性等多方面要求。
据了解,自推动实施“公厕革命”以来,我市已完成新建改建公厕300余座,一座座公厕越来越舒适、卫生了,也为我市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加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