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双修]三宝: 古韵意犹存 新景更靓丽
竟成镇三宝村: 古韵意犹存 新景更靓丽
景德镇在线讯 (汪艳 记者 余训勇)日前,记者在珠山区竟成镇穿村走巷采访,所到之处,古韵新景,耳目一新。近年来,竟成镇在坚持绿色发展,突出生态强镇,立足特色优势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使陶瓷古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成效显著。
三宝村面积约63.6万平方米,有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330亩,人口820余人。据陶瓷界考证,五代宋初至明万历的700余年间,为景德镇瓷业提供主要瓷土原料的重要矿产地,宋代以来三宝的古瓷矿、古水碓、古窑业蕴育了辉煌的湖田窑,奠定了瓷器兴盛的基础。
三宝村主任汪峰告诉记者,由于后来制瓷中心转移以及交通不便,逐渐失去了光彩,一直到前几年这里还是泥巴路,村里没有路灯,夜晚一片漆黑。近年他们在区、镇政府的关心下,通过双创双修和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三宝村瓷谷旅游建设;并配合政府着力把三宝村打造成为一个集陶瓷文化创意、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聚集一身的陶瓷文化聚集区。
记者踏入三宝村,展现在眼前的是幢幢白墙灰瓦的建筑、潺潺溪水缓缓流过、一条新修的公路犹如彩带飘在深山中,群山环抱、层峦叠翠中的村庄仿若一幅水墨画。 这里的古瓷矿、古水碓、古窑业孕育了辉煌的古陶瓷文化。村民屋后大山,就是宋代古窑址,而屋前就是古碓遗址,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在这里漫步,宛如走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让世人感受到了陶瓷文化旅游的浓郁氛围。这里很多人都与陶瓷产业相联系着,未来的三宝村将汇聚“景漂”“景归”集“山水、陶瓷、民宿、创客”为一体,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文化旅游的绝佳之处。周末和节假日来参观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来创业的“景漂”,他们正在成为“新三宝人”。
据了解,2017年珠山区投入1300万元对三宝村房屋外立面、道路、水系进行了改造修复提升;新建了3处绿地活动场所、4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广场和近100个公共停车位等基础设施,优化了村容村貌,为当地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如今又对马鞍岭村的民居、道路、管网、水系等进行改造优化,使基础设施有了巨大改观。由于环境得到改善、交通便利,使这里的陶艺氛围更浓厚。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周边的陶艺师傅学艺,古老的陶瓷技艺有了更多的传承人。
环境提升只是第一步,村庄要有产业依托才能兴旺,三宝村积极推进保护所有权、尊重承包权、用好经营权;引入资金股、盘活资源股、奖励人才股的“三权三股”振兴农村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力量,运用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动员群众共同参与,以此实现农村环境美起来、农民家庭富起来、集体经济活起来的目标。
“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声雷。舂得泥稠米更凿,祁船未到镇船回。”诗句里描绘的历史上当地水碓、窑业生产的盛况,这些古村古韵是历史的积淀,它见证了三宝村昔日繁荣。在记者采访中,亲闻目睹如今的三宝村环境幽雅秀丽、完善的公共设施、多元化的生态布局,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感,到这里的人都会感慨:“现在的三宝村,更加绽放出古陶瓷文化与现代文明风采,真是古韵意犹存,新景更靓丽!”
竟成镇三宝村: 古韵意犹存 新景更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