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双修]治污人工湿地到休闲公园的变迁

2020/1/16 9:18:08本站原创 字体:

  景德镇在线讯(汪嘉琪 文/图)以前,乐平市绝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都采取散排或者简单收集直排的方式进行排放。随着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开展,近年来,乐平市在饮用水源保护村庄建成了一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下面,跟记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双创双修]治污人工湿地到休闲公园的变迁

新田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

  1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新田村看到,河水潺潺,白鹭翩跹。“小公园、大讲究!以前我们这里污水直排水沟,夏天异味很大,蚊虫乱飞,如今村里接上了污水管道后通过这个‘神奇的公园’把化粪池里的污水又变成了清水。现在气味没有了,蚊虫减少了,环境也好了。”从小生活在后港镇新田村村民们说,用“巨变”来形容村貌发生的变化,毫不为过。

  据了解,被村民喻为“公园”的其实是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由组合生化池、碎石床、接触氧化塘、含氧塘4部分组成,日均处理污水80吨 。运行记录显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良好,4.8亩的处理站人工湿地中, 铜钱草和羽毛草长得枝繁叶茂,吸附了污水的氮磷,净化了水质。

  据悉,新田村是后港镇污水治理工程先行村,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系统于2019年5月投入运行,担负着全村210余户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经过治理,后港镇新田村,风光秀美。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站,在设计中秉承绿色生态理念,结合民风村貌,打造农村绿色风景,实现了脏乱村庄的宜居蝶变,是乐平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

[双创双修]治污人工湿地到休闲公园的变迁

环琇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

  随后,记者来到浯口镇环琇村看到,污水处理管网铺设完成,整个系统绿色环保、无动力,用“塘”做为污水治理终端,将农村生活污水用雨污分流形式用管网统一收集,最终流入水塘,通过预处理+特制的生态人工湿地(由“食藻虫、水下苦草等”形成生物链)实现治理污水,污水经处理后可达一级A以上排放标准且后期维护成本极少。目前,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基本完工,预计近期可以投入使用,届时,每天可处理120吨生活污水,满足整个环琇村300户村民的环保需要。

  乐平美丽示范村及磻溪水和官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项目为乐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内容是建设1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含管网),目前已完成后港镇新田村、众埠镇秧畈村、浯口镇环绣村等13个村庄污水治理设施,另外3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在建设当中,计划今年5月前建设完工全部并网运行。(来源:乐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