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纪实

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乐平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纪实

乐平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纪实

图为留守儿童“健康校园”度暑假足球培训班活动。 (朱定文 摄)

   景德镇在线讯(柴有江)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构、网络,做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有人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促;政府、家庭、学校各尽其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相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阳光守候、结对帮扶、代理家长、清点汇报、党群共建等创新典型做法让更多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乐平市地处赣东北腹地、中部欠发达地区内心,全市人口9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6.42%,每年外出务工30余万人,留守儿童达4万人,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系劳务输出大市、留守儿童大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近年,该市坚持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弘扬关爱保护风尚

  乐平市坚持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采取“大手牵小手”、挂点结对帮扶等方式,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干部轮训的必修课;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微信、微博和QQ等传媒手段,开展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活动和典型宣传教育;在市内交通要道、重要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大型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宣传牌。每年“六一”,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学校,与师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进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教育;每年9月,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爱心代理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中广泛招募“爱心代理妈妈”,活动开展5年来,共招募1000余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一对一的母子或母女的代理亲情关系;每年全年,开展“阳光守侯、亲情连线”活动,近15000余名留守儿童参与了活动,共为3000多个家庭建立了亲情通道;同时,学校各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科任老师积极与困难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一对几”帮扶,通过系列帮扶,全市基本实现了城乡中小学无缝隙覆盖,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儿童因贫困而失学。

  拓展关爱保护领域

  乐平市坚持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事关和谐大局的“一号工程”,全力支持推进关爱保护设施建设。投资240万元,建成面积1000余平米的乐平市救助管理站,三年来实施留守儿童救助2737人次;无偿划拨土地,使一批农村学校少年宫得以迅速建成,先后在众埠、镇桥等中心小学创办9所少年宫,每所少年宫投入资金20万元,另每年专项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分别奖励8万、6万、5万元。2015年,投资10余万元,在乐平市第一小学率先建立现代化心理咨询室,今年1月正式使用,包括接待、心理阅览、心理测量、个(团)体心理咨询、沙盘游戏、宣泄、放松等功能单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数据进行了采集更新,完善了全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强化关爱保护意识

  乐平市强化关爱保护“一号任务”意识,维护留守儿童根本权益。该市从广大留守儿童最需要帮助的方面入手,狠抓政策落实,确保措施到位。近四年来,先后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好事12000余件,捐款捐物折款60余万元。各学校根据留守、孤困儿童的基本情况、物质生活水平、监护情况、受教育情况、身心健康情况5大项14小项内容进行分类登记,建立了性格孤僻型、内向自卑型、娇生惯养型、放任自流型、生活窘迫型等5种类型的档案,并对档案内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全市各中小学普遍建立“阳光守候”工作模式,建立阳光守候办公室,开设阳光解冻班,全市近3万名留守儿童纳入阳光守候模式,结成“一对一”、“一对几”帮扶对子;全市9所少年宫,结合本地优势,挖掘乡土资源、特色文化,丰富活动形式,创办了很多具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深受留守儿童的喜爱,每年参与少年宫活动的留守儿童近4000人,9所少年宫成为少年儿童的好去处、同学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放心的好地方,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将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近五成学校成立了贫困儿童扶助基金,基金规模达百万元;每年春节对200名特困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过上一个好年;每年定期发放留守儿童寄宿生活费,2016年春季,一次性发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生活补助313.7万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