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实施"365行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景德镇:实施

景德镇:实施

西河蓝天碧水

景德镇:实施

昌江清澈见底

景德镇:实施

乐安河水环境良好

  景德镇在线讯(汪涛)近年来,市水利局抢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全市“双创双修”,全力实施“365行动”计划,深入持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利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夯实瓷都水利事业发展基础,逐步实现“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

  全力保障“三大安全”

  加快防洪安全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清库等扫尾工作,2019年3月底实现一期蓄水,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对昌江洪水和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湖田南河片区防洪排涝设施项目完成蓄洪湖,新厂排涝站和老鸦滩排涝站主体工程,河道疏浚、清淤,老南河截污干管及支管,综合改造绿化提升及水系连通项目,完成投资约2亿元。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乐平市涌山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续湖联圩除险加固工程、十里岗镇防洪工程,浮梁县西河黄坛段防洪工程、三龙段防洪工程、洪源段防洪工程、东河王港段防洪工程、经公桥镇-西湖乡杭港水项目,珠山区竟成镇(西河段)防洪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总投资约2.5亿元。

  加快供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我市城市备用水源玉田水库应急水源建设,完成项目可研性报告编制并通过市发改委批复。完成昌江、共产主义水库、大石口等3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并通过验收。2017年投入7328.81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乐平市塔前、双田、乐港等3个镇9个贫困村1093户贫困户4372名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2.6万人。2018年又投入4063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22个,解决18个乡镇303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9.59万人。

  加快生态安全工程建设。推进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建设南河生态水系连通工程。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乐平市众乐项目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37.8平方公里。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所有水库全面退养,水库水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浮梁县勒功乡楠木田村、黄坛乡南溪村被命名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目前,我市共有省级水生态文明乡(镇)5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15个,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全面加强“六大管理”

  强化水资源红线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进一步健全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四项制度”。推进水资源论证制度,依法开展景德镇市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取水(扩建)项目和昌南拓展区规划方案等水资源论证工作。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对已建项目取水许可管理全面开展核查,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14个大中型灌区全部完成取水许可发证工作。完善取用水计量设施,工业用水户、生活取水户均按照相关规定安装计量设施。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2018年对9个灌区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工作,水质均能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强化河湖管理。积极推进河道堤防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年度标准化管理考核,初步实现河道管理规范化。开展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河道采砂管理,确保采砂管理秩序总体可控。开展河湖卫士监督执法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水域采砂整治工作,重点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等涉水违法行为,形成压倒性态势。

  强化水利建设管理。优化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市发改委和原市水务局联合印发《景德镇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农村水利、水源工程、河湖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目规划中列入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项目内容和投资计划。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网,建立景德镇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市场主体在景信用等级与水利建设项目投标赋分挂钩,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市场监管体制。

  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督查与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程维修养护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评先挂钩,严格落实考评结果。以信息化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积极开展水库、堤防智能巡查检查试点工作,构建全市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和监控大数据平台。

  强化节水管理。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以节水型单位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树立了一批节水示范典型,带动了行业和地区的节水工作,2018年共开展了6家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尚东国际小区、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节水型小区和节水型企业完成创建工作。

  强化应急监测管理。依托世界银行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发一套科学完整的景德镇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昌江流域防汛抗洪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目前,该系统硬件设施及配套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今年汛期将进行试运行。建立健全突发水事件预警调度机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编制完成了《景德镇市昌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建立了高效、快速的应急处理反应机制。

  深入推进“五大改革”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乐平市开展了水权试点,对部分取用水户的取水权和小(1)型以上水库的水资源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全面推开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浮梁县、昌江区、珠山区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推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利用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倒逼机制,不断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步伐。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自2016年以来,我市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行河长制,不断构建、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2018年又实施了湖长制,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全覆盖。各级河(湖)长全面履行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连续三年开展“清河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国有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积极创新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建立了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确保将维养经费落实到位。通过政府购买南河堤保洁服务、排涝站运行服务和水域清洁服务等堤防日常管理服务,不断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2018年,各县(市、区、园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全部完成。

  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机制。借鉴引进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经验,积极探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鼓励和支持有积极性的县(市、区)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以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在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方面探索推进市场化机制,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两手发力。

  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普及与推广示范,引进适用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宣传引导,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开展科普宣传“三进”活动,结合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发放河湖保护教育读本,让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