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浪弄潮——民营企业昌兴航空的蝶变之路

搏浪弄潮——民营企业昌兴航空的蝶变之路

高举创新大旗 勇当行业弄潮儿
——民营企业昌兴航空的蝶变之路

  景德镇在线讯(黄迪莺)在高新区一隅、昌江之滨,坐落着一家民营航空企业,从2004年白手起家时的几十人队伍,发展到如今成为拥有360余名各类高精尖研发技术人才、年产值超亿元、该行业的佼佼者,十余年来,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举全力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步伐,实现了从“跟跑”到“赛跑”的一次次蝶变。

  在该公司复材车间的展示台前,工艺室主任胡瞧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企业研发的一项项“利器”。在一款机身灯罩成型模具前,他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这款新型复合材料工艺的“前世今生”:“这款机身灯罩,最早的时候都是用单一材料制成,要不就是耐磨性能不稳定,要不就是生产成本太高。当时,是否能研制出一款新型复合模具,就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公司一边召集该领域的行家里手成立技术攻坚组,夜以继日地刻苦攻关、反复试验;一边由公司领导带队到国外调研、取经。

  要将传统的金属材质和复合材质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溶液的配比、厚度的均匀性是其中难点。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层层攻克技术难关,一项“基于电镀工艺,引入并改进金属电铸的沉积技术”终于孕育而生。“像现在我们运用的就是最新技术,两种材料合在一起,成本降低了、精度提高了,而且使用寿命也延长了。”胡瞧说。

  新工艺的研发,使该公司在复合材料模具的制造水平及生产能力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这种对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只是该公司常态化工作的一个缩影,是他们众多科研成果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研发了46项新产品及新技术,拥有军用航空领域和民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模具、型架类26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波音产品、C919大客机及军用飞行器方面的新产品14项,技术优势得到了航空、航天制造企业与院所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复材车间工艺室负责人汪建芳介绍说,每年公司都会拿出产值10%以上的资金,作为新产品的开发经费。昌兴航空始终高举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旗帜,矢志不渝抓好产品研发。也正是在产品研发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产品渠道的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如今的昌兴,承担了诸多的航空工装、复合材料零部件、飞机结构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任务,成为了我省乃至全国研发和制造实力较领先的民营航空企业。公司也先后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单位”“景德镇市民营企业示范单位”“景德镇市先进企业”“纳税大户”等诸多荣誉,并斩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据介绍,下阶段该公司将在设备能力和人才厚度方面做足文章;在产品创新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产量,做大规模,发展延伸产业。高举创新大旗,勇当行业弄潮儿,在景德镇打造“航空小镇”的新征程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来源:景德镇日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