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十九大代表邱赛珍:闪耀基层的贴花先锋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余静)“当选为十九大代表是件非常荣幸的事,对我而言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作为陶瓷企业的基层党员,在十九大期间,我要把景德镇陶瓷员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出来,切实履行好代表的职责,绝不辜负党的重托,不辜负景德镇人民的希望和信任。”7月13日,记者采访了十九大代表——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监事、一厂彩绘车间贴花工段工段长邱赛珍。
邱赛珍,1986年参加工作,31年来,她把花纸当作青春的伴侣,把贴花当作劳动的符号,把企业当作是奋斗的舞台,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人中树立榜样,在客户中赢得口碑,在企业岗位创新创效、全面提升员工能力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的忠心和忠诚。
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国家“七五”期间,由陶瓷技术改造项目建成的现代化高档日用瓷生产企业。邱赛珍作为一名普通的贴花女工,一位基层班组长,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线。正如邱赛珍常说,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
据记者了解,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对贴花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公司的釉中彩烤花窑是从德国引进的,而釉中彩又是主打产品,在贴花工艺上一改以往的大膜酒精贴花而采用现代水膜贴花,难度大,要求高。为了努力适应新设备、新工艺的需要,邱赛珍努力钻研贴花技术,凭借着熟练的贴花技术及对企业发展的一片情怀,她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认真摸索,多方求教,大胆实践,很快熟悉了釉中彩花纸的性能,多次带领公司贴花女工攻克并解决贴花关键技术难关,使全厂釉中彩瓷产品合格率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为企业创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时刻发挥着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职工群众的高度赞誉。
采访中,邱赛珍讲了个“放大镜下的五天五夜”的小故事给记者听。那是200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向全国七大产瓷区20多家单位发出通知,征集国庆60周年庆典专用瓷,红叶公司设计的“国泰民安”餐具在竞标中拔得头筹。9月份中旬,26000件产品生产完毕,在中南海会议室举行了交接仪式。然而第二天有人说六十大庆的“60”徽标不够醒目,怎么改?离国庆节只剩下12天,变也变不出来呀,怎么办?大家坐下来反复研究,发现不醒目的原因是花面底色与“60”字样颜色都是红色,只是深浅不同,所以“60”字样自然突出不了。为此,公司立即与上海花纸厂联系,商榷改进“60”徽标意见,提出在不影响原本花面色泽的基础上加贴金边花纸方案。同时,公司带队领导决定在北京附近的唐山想办法,那里也是陶瓷产区。然而,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金边花纸制作好后,贴花操作相当困难,要将“60”边缘覆盖得严丝合缝,凭肉眼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为了把金边加得恰到好处、不露痕迹,邱赛珍带领贴花工段的4位姐妹和唐山瓷厂的5位贴花工日夜奋战、轮番作业,10只放大镜一刻也不离手,终于,用了五个昼夜赶在国庆节前圆满完成了任务。
“当我在电视中看到国家领导人使用‘国泰民安’餐具时,我的心情特别的激动,连忙告诉家人,对他们说,你看你看,那就是我们做出来的餐具。”邱赛珍回忆当年的情景时依然很激动地对记者说。
“2014年在北京举办的APEC会议上,中美两国元首在瀛台涵元殿会晤时使用的茶具——如意,在人民大会堂国宴上使用的餐具——青花缠枝牡丹,都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这两款产品是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专门用来招待前来参会的各国元首的,参与这两款产品的生产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信任,更是一次挑战。”邱赛珍说,就拿在瀛台涵元殿使用的茶具“如意”来说,共四款花面,58个品种,交货时间紧迫,产品器型复杂,花纸与器型匹配不是很紧密,给贴花工序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保证产品质量,邱赛珍在现场手工对花纸进行修剪,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多,为保证烧制质量,她又连续跟班30多个小时没合眼,直到这两款产品全部完成,她才放心回家休息。
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彩绘车间质量检验员余会芳对记者说,邱赛珍是我们贴花的技术骨干,每次遇到重要订单,她都是第一个冲在前,耐心细致地教姐妹们,带领姐妹们圆满完成任务,我们都很佩服她。这次她当选为十九大代表,是我们红叶的骄傲,也是我们姐妹们的骄傲。
邱赛珍不仅把她青春年华奉献给“贴花”的世界,同时怀着一名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会一批又一批的新进贴花女工,帮助她们顺利度过实习期,教会她们如何贴花,贴花的技能及技巧,车间里很多的贴花女工都是她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是大家公认的好师傅。平时工作、生活中,只要有贴花女工在上班,她总是默默地奉献,帮助她们剪花纸、洗瓷器,任劳任怨地为企业、为员工做好服务工作。
邱赛珍说:“要让每个人都能胜任岗位,完成好任务,技术过硬是第一位的。”在实际工作中,邱赛珍对每一个人都热心传授,毫不保留。对悟性差、进步慢的工人更是多帮一把,厚爱三分。在有些异性品种的贴花生产中,有时候连手指都伸不进去,操作起来难度大,尤其是两张花纸接头的地方,既难以平整,又很难做到天衣无缝。邱赛珍说,我们工段有个年轻人,手指比较粗短,技术较为生疏,贴一般的花面都很勉强,贴异型品种就更是“赶鸭子上架”,经常一脸无奈地坐在那发呆,有人说她根本不是贴花的料。然而,“决不让一个人掉队”是邱赛珍工作的座右铭。邱赛珍一有时间就坐在她身边,细心点拨她,琢磨着根据她的手指特点,并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使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心情舒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这名贴花女工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再难贴的品种也能胜任。
邱赛珍热爱自己的岗位,30余年如一日辛勤地耕耘,在贴花岗上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朴实感人的篇章。在邱赛珍和她的同事们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进步,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经他们一手生产出的产品,跻身人民大会堂,亮相北京、上海APEC会议,助阵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赛场,成为国礼国宴用瓷首选,为企业赢得了“国瓷•红叶”的美誉。邱赛珍总是说,作为国企员工,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创造的财富,都是直接为景德镇、为国家做贡献。如今陶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我们作为“红叶”品牌的创作者、拥有者,为国家争光、为时代添彩就是我们的价值。
党员是一面旗帜,为企业发展当好先锋模范,邱赛珍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不断升华,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肯定,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她曾获得市“三八红旗手”、市“劳动模范”、市“建功立业标兵”、市“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她所带领的部门,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邱赛珍把每一项荣誉作为一种鞭策、一个新的起点,继续鏖战在生产一线,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敏建说,邱赛珍30多年来一直在贴花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工作,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财富,为国瓷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在她的身上闪烁着红叶人坚守使命、忠诚奉献的精神,真正诠释了爱岗敬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