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凌继河:不担心没有人种田 让年轻人去做这件事
“以前不愿意种田,但在我们合作社种田是排着队在等。”在凌继河看来,不担心没有人种田,让年轻人去做这件事。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北京讯(特派记者 陶望平 陈大圣)不担心没有人种田,让年轻人去做这件事。十九大代表、江西省安义县种粮大户、绿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凌继河语出惊人,他说“以前不愿意种田,但在我们合作社种田是排着队在等。”
10月21日晚,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集体采访。
10月21日晚,凌继河与其他4位来自农业界的代表就“农业科技创新”话题共同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采访。当记者说到一些人不愿意继续种田时,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凌继河是现场唯一的农民,他回答的问题是由经济日报记者提出的:“目前很多农民感觉种粮效益差,一些农民不愿意继续种粮,是否要继续坚持种粮,如果坚持,应该怎么解决效益问题和谁来种的问题?”
十九大代表、江西安义县种粮大户、绿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凌继河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对于这个问题,凌继河持肯定态度,“我们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好。”凌继河说,要增加收入,就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供给的问题,要有好的水稻品种,“(我种的)大米可以卖到十八块钱一斤,就是因为有好品种。”
对于谁来种的问题,凌继河直言,我们现在种田的大部分是60后、70后,年龄比较大了,我们大量的需要年轻的80后、90后来种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在凌继河的合作社,去年种田的年轻人平均能拿到14.7万元的年收入。
“以前不愿意种田,但在我们合作社种田是排着队在等。”凌继河说到他们合作社的“种田状元”一年拿奖金拿到30多万,六年拿了182万,所以他说不担心没有人种田,让年轻人去做这件事。
在集体采访现场,凌继河跟中外记者分享了他种粮的秘诀:良种、良法、良田。
凌继河的绿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土质的优质品种,实验成功就大力推广,现在推广达到了90%以上,“以前普通大米卖到2块钱一斤,大家还挑三拣四,现在我们品质比较好的大米最多卖到18块钱一斤,市场还供不应求,所以说比较好的品种对产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良法方面,我们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0%以上,现在高速插秧机一天插五六十亩,是人工的60倍,机插的分蘖多、返青快,产量更高。还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减少了人工和成本,增加了收入。”凌继河说,合作社还加快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凌继河的绿能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流转土地20070亩,托管土地35700亩,年加工稻谷40000多吨,带领6700户农民致富。